今天是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打印 中国天气首页 生活 旅游 繁體中文
中国天气网>内蒙古 > 首页

适应与减缓气候变化

【字体:   2015-03-21 11:08:15   来源: 中国气象报  

适应与减缓气候变化  

中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

  和灾害风险管理与适应国家评估报告发布

  3月15日,《中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和灾害风险管理与适应国家评估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在联合国第三届世界减灾大会期间于日本仙台发布。中国科学院院士秦大河,中国气象局副局长矫梅燕,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副主任史培军,国家气候中心主任宋连春出席本次新闻发布会。

  矫梅燕在发布会上首先向参与编写本《报告》的所有单位、专家和工作人员表示感谢,对《报告》的编写背景作简短介绍。矫梅燕指出,《报告》的相关结论对中国政府与社会各界在气候变化背景下更好地应对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与灾害、提高综合风险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与指导作用,对其它国家也具有借鉴意义。

  《报告》由中国气象局会同民政部、水利部、农业部、海洋局、卫生部、环保部、中科院、社科院以及相关高校共12个政府部门、33家单位、125位作者,历时近两年编写完成。《报告》基于最新科学研究成果,全面系统地分析了中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变化、成因及未来趋势,评估了天气气候灾害对不同领域和区域的影响与风险,总结了中国在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风险管理、实践及适应措施方面的进展,提出了中国应对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和适应气候变化的策略选择与行动措施。

  《报告》认为中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种类多,频次高,阶段性和季节性明显,区域差异大,影响范围广。近60年中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了显著变化,高温日数和暴雨日数增加,极端低温频次明显下降,北方和西南干旱化趋势加强,登陆台风强度增大,霾日数增加。中国群发性或区域性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次增加,范围有所增大。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气候灾害影响范围逐渐扩大,影响程度日趋严重,直接经济损失不断增加,但死亡人数持续下降。随着气候灾害影响范围扩大和人口、经济总量增长,各类承灾体的暴露度不断增大。中国人口老龄化、高密度化和高流动性,社会财富的快速积累和防灾减灾基础薄弱,使各类气候灾害的承灾体脆弱性趋于增大。根据中等排放(RCP4.5)和高排放(RCP8.5)情景,采用多模式集合方法,预估21世纪中国的高温和强降水事件呈增多趋势。预估到21世纪末中国高温、洪涝和干旱灾害风险加大,城市化、老龄化和财富积聚对气候灾害风险有叠加和放大效应。

  《报告》指出,中国政府加强了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和灾害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形成了以制定修订应急预案、建立健全防灾减灾体制、机制、法制为主要内容的中国特色防灾减灾与应急管理的国家管理体系。全面加强了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初步形成了防灾、抗灾、救灾一体化的综合防灾减灾体系。在注重传统领域风险防范的同时,重点关注了与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和灾害相关的水资源风险加剧、生态安全风险升级、健康安全风险加大等新问题,并采取了相应的防范措施。各级政府灾害风险管理能力和公众的风险意识明显提高,初步形成了全社会减轻灾害风险的氛围。建立健全协同运作和社会多元参与机制,加强防灾减灾国际合作,提高了国家应对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与灾害的能力。

  《报告》强调气候安全是国家安全体系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态文明建设和实现中国梦的基本保障,应当根据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确定中长期气候安全目标。应尽快组织编制和实施气候灾害风险管理与适应的国家综合规划,为国家气候灾害风险管理提供有力保障。采取因地制宜的灾害风险管理和协同适应策略,加强区域协同和领域协同,夯实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加强适应规划、应急管理及防范气候灾害风险的基础设施建设,增强经济社会系统应对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恢复能力。不断健全气候灾害风险治理中的市场机制和社会合作机制,总结中国特色防灾减灾与应急管理经验,完善国家防灾减灾与应对气候变化的治理体系。

  联合国第三届世界减灾大会于2015年3月14日-18日在日本宫城县仙台市举行。本届减灾大会将完成对《兵库行动框架》实施情况的评估和审查,思考从区域和国家减灾战略中汲取的经验,最后将通过2015年后减灾框架。

  展望2015:综合风险防范、绿色发展与应对气候变化

  第三次世界减灾大会召开在即、《联合国千年宣言》迎来“期末考试”、国际气候变化谈判有望取得新突破……2015年,对于国际减灾事业而言,将是极为重要的一年,而我国气象事业在自然灾害综合风险防范、绿色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方面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叶谦

   世界减灾大会再开

  2015年3月,每十年一届的世界减灾大会再一次回到饱受自然灾害袭扰的日本举行,预计参加会议的国家代表团数和总人数都将创下新纪录,而更为全球社会所共同期待的是大会期间所要发表的《后兵库行动框架》(HFA2)。

  虽然自然灾害一直是全球人类所共同面临的重大挑战,但直到1987年12月,第42届联合国大会才以决议方式,将二十世纪最后十年定为“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为了总结并检验该决议执行情况,1994年5月23日至27日,第一届世界减灾大会在日本横滨举行。130个国家和2000余名防灾专家出席了该次会议。横滨大会主要关注点是自然灾害本身,提出了“各国要加强协作,共同对付危及人类生命和财产的自然灾害”。

  2005年,第二次世界减灾大会在日本神户召开。来自150个国家、联合国相关机构及其他组织的专家、学者共4000多人出席了为期5天的会议。大会在总结国际社会在应对自然灾害方面积累的经验和存在的差距基础上,审议通过了著名的《兵库行动框架》(简称HFA)和《兵库宣言》。首次强调减灾必须融入到可持续发展行动中,通过加强减灾体系建设,提高减灾能力,降低灾后重建阶段的风险。

  经过25年的努力,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许多国家已经逐步建立起适合各自发展状况和现实需求的防灾减灾救灾模式。但伴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日趋严重,区域性和全球性巨灾发生频率加大,由经济全球化和以互联网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所导致的全球互联性和系统复杂性的增加,以及全球人口总量持续增长,再加上老龄化现象在许多国家日益凸显,可以预计,自然灾害风险及其影响的时空演变规律将发生重大变化。人们也期待着在日本仙台举行的第三次世界减灾大会能够为应对新的挑战提出路线图。

  《联合国千年宣言》迎大考

  2015年,对于全球可持续发展事业而言也有着重要的指标意义。2000年9月,在联合国首脑会议上,189个国家签署了《联合国千年宣言》,一致通过了“将全球贫困水平在2015年之前降低一半(以1990年的水平为标准)”的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简称MDGs)。该目标包含了消灭极端贫穷和饥饿,普及小学教育,促进男女平等并赋予妇女权利,降低儿童死亡率,改善产妇保健,与艾滋病毒/艾滋病、疟疾和其他疾病作斗争,确保环境的可持续能力,全球合作促进发展等8项内容。

  2012年,在里约热内卢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宣言——《我们希望的未来》中,首次增加了在可持续发展和消除贫穷背景下,减少灾害风险和提高抗灾能力的呼吁。根据当时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趋势,该宣言特别强调了提高城市和社区抗灾能力的重要性。

  正如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2013年4月5日发表的题为《距离实现千年发展目标还有1000天》一文中指出的,虽然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制定带动了各国乃至全世界确定首要任务,也通过采取相关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果,但是,在世界各地,一方面无论是穷国还是富国,不平等现象还在增加,另一方面,受到“千年发展目标”在形成过程中产生的缺陷影响,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所承诺的增加发展援助、改善贸易条件、债务减免以及加强技术支援等方面大部分都还没有按期落实。因此,发达国家若不加倍做出实质性的努力,包括环境可持续发展、全球合作伙伴关系等目标将无法实现。

  《联合国千年宣言》和《我们希望的未来》作为各国政治领导人对本国人民和全球人类社会的庄严承诺,2015年将迎来一场期末考试。

  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更团结

  2015年,对于全球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而言,更将是彪炳史册的一年。在《我们希望的未来》中,各国领导人再次重申:“气候变化是我们这个时代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我们对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继续上升深表震惊。所有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容易遭受气候变化不利影响之害,且已在经受日益严重的影响,我们对此深感关切。在这方面,我们强调,适应气候变化是迫在眉睫的一个全球优先事项。我们强调,鉴于气候变化具有全球性质,所有国家都需尽可能广泛合作。”

  在2014年APEC会议期间,作为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前两名,中美两国共同宣布了两国各自行动目标的联合声明。声明中不但明确给出了各自减排的时间表和具体目标,更重要的是,双方共同认识到这些行动是向低碳经济转型长期努力的组成部分。

  自《京都议定书》签署以来,受来自于不同政治和经济利益集团的压力,中美两国长期被搁置于国际气候变化谈判桌对立的两端,两国也因此一直承受着国际社会对多年谈判未果的指责。而《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的发布,打破了这一多年来形成的“被动”对立,不但为中美实现双方共同利益走出了建设性的一步,更为在2015年联合国巴黎气候大会上促成适用于所有缔约方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议定书甩开了包袱。

  气象事业的新机遇

  展望2015年,围绕《我们希望的未来》所提目标,我国气象事业在自然灾害综合风险防范、绿色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将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从全球范围看,人类活动所导致的气候变化已经不可避免,世界各国都将面临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不断增加的风险。这些发生在局地和区域的风险,还将以灾害链方式加快影响的传播、加大影响的范围、加重影响的程度,对日趋复杂的全球社会和经济系统造成难以预测的损失。气象部门一方面要继续加强对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监测、预警和预报以及发生机理的科学研究,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大气科学在长期面对复杂天气气候系统研究和实践中所积累的理论和方法优势,积极拓展与其他学科的融合,紧密围绕天气气候灾害风险的特性,通过理论、技术和方法的创新,在可持续发展、能源安全、公共安全和生活质量提高等领域实现趋利避害,为政府、社会和企业提高社会和经济效益提供科学支撑。

  从区域尺度看,中国以“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历史符号为引领,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主动地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一带一路”合作发展理念已获得50多个国家积极响应参与。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中巴经济走廊、中国-蒙古-俄罗斯草原之路等项目建设在2015年都将取得实质性进展。可以预期, “一带一路”的成功实施,在拓展中国的经济发展战略空间,促进沿线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还会为地区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提供战略保障。但是,“一带一路”又是全球各类自然灾害发生最为频繁的地区。以荒漠化为代表的生态环境灾害不但长期制约着“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而且对气候变化异常敏感。而发生在不同地区不同时段的干旱、大风、沙尘暴、暴雨、大雪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对沿线各国城镇和交通(铁路、公路)、物流(油气管网和电网)以及信息通信网络安全运营都会产生巨大影响。相比而言,中国气象事业在本地区具有一定的领先优势,也应该为 “一带一路”建设和发展提供相关的科技服务。例如,应组织来自于高校、科研机构和气象部门由多学科专家组成的队伍,通过深入调研相关利益攸关者的需求,利用新型信息通信技术手段采集信息,结合自然和社会动态模型,为“一带一路”建设和实施中的新兴综合灾害风险进行预警和动态评估。

  从国家层面看,中国城镇化发展将进入快车道,同时,也正面临极端天气气候灾害风险加剧的威胁。受到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区域极端天气气候变化风险格局已经改变。而与城镇化相伴随的土地利用、人口及社会经济结构变化,在改变其自身对天气气候灾害的暴露度和脆弱性的同时,也影响区域气候的演变。然而,城市气象无论在观测、理论和服务上都有其独特性。气象部门应抓住此次发展机遇,在理论、技术和方法上大胆创新,深入分析研究城镇化和气候变化这对跨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领域的问题,构建融合城镇化社会规则与气候变化规律的理论模型,为合理规划中国城镇化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2015年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期待,但实现这些期待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共同努力和创新,而这也许正是2015年气象部门面临的最大挑战。

作者: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天气网”。
收藏此页】 【打印

相关新闻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帮助- 人员招聘- 客服中心- 版权声明- 网站律师- 网站地图- 商务合作- 广告服务- 手机版

    客服邮箱:service@weather.com.cn 广告服务:010-58991910
    Copyright©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2008-2024)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制作维护: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内蒙古气象局
    郑重声明:中国天气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证010385-2号 京公网安备11041400134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5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