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打印 中国天气首页 生活 旅游 繁體中文
中国天气网>内蒙古 > 首页

加强气候决策服务国计民生 为开发利用气候资源保驾护航

【字体:   2015-03-22 17:19:33   来源: 中国气象报社  

  访谈嘉宾:

  艾婉秀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与决策服务首席

  申彦波 中国气象局风能太阳能资源中心副主任、正研级高工

  主持人:中国气象报记者叶海英 赵天宇 新华网记者 李晶瑶

  摄影记者:中国气象报记者庄白羽 摄像:周冠辰

  采访时间:3月11日

  3月23日是世界气象日,今年世界气象日的主题是“气候知识服务气候行动”。今天我们有幸邀请到国家气候中心的艾婉秀首席和中国气象局风能太阳能资源中心的申彦波副主任来给我们介绍一下气候知识、气候服务、气候资源和气候行动的相关话题。

加强气候决策服务国计民生 为开发利用气候资源保驾护航

  访谈现场。庄白羽摄影

  五方面了解主要气候知识

  主持人:今年世界气象日的主题是“气候知识服务气候行动”,您能否给我们简要介绍一下气候知识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艾婉秀:气候知识主要包括5方面的知识:气候要素、气候类型、气候系统、气候资源、气候变化等。

  气候要素是指一个地方的气候特征是通过该地区各气象要素(气温、湿度、降水、风等)的多年平均值及特殊年份的极端值反映出来的。例如,北京的气候特征是: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

  气候类型指的是世界气候大致分为大陆性气候、海洋性气候、季风气候、沙漠气候、草原气候、地中海式气候、苔原气候和冰原气候这些类型。

  气候系统由大气、海洋、陆地表面、冰雪覆盖层和生物圈等五个部分组成。

  气候资源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光资源、热量资源、水资源、风能和太阳能。

  气候变化这方面我们大家都比较熟悉,是指气候平均状况随时间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我们经常听到全球变暖这样的说法,就是指近年来的气候变化。

加强气候决策服务国计民生 为开发利用气候资源保驾护航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与决策服务首席艾婉秀

  主持人:近年来气候资源、气候变化都是非常受关注的,普通公众通过什么途径可以获得这些知识?

  艾婉秀:大家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获得这些气候知识,比如互联网、电视、报纸、展览、宣传手册,还有一些培训班等,可以多渠道了解这些气候知识。国家气候中心也有网站、微博、微信等平台可以提供相关知识,欢迎大家访问。

  我国风能太阳能开发位居世界前列

  主持人:刚才艾老师提到了气候资源,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雅罗在今年的世界气象日主题解读中也特别提到了开发利用气候资源,积极应对气候变化,这也是气候行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请申老师给我们介绍一下我国有哪些主要气候资源?我国现在的气候资源开发状况如何?在国际上是一个什么地位?

  申彦波 :气候资源主要有5种:风、光、热、水、气(大气成分)。公众比较熟知、应用比较广泛的主要是风能和太阳能这两种。今天我主要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两种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我国的西北、华北和东北等三北地区的风能和太阳能资源均比较丰富。另外,我国沿海地区风能资源也很丰富。太阳能资源在西南地区,包括青藏高原、川西高原、云南等地区也特别丰富。

  近十年,我国的风能和太阳能资源开发利用得到了非常快速的发展。 截至去年年底,我国风能开发装机容量占到全世界第一,光伏开发容量占到全世界第二。另外从设备制造方面来说,我国也是世界上的制造大国。

加强气候决策服务国计民生 为开发利用气候资源保驾护航

  中国气象局风能太阳能资源中心副主任、正研级高工申彦波 庄白羽摄

  主持人:前两年有些媒体报道说,咱们国家现在风能开发过剩了,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申彦波:前两年之所以说风能开发过剩,实际上现在光伏也面临这个情况。不是本身说你发的电太多了,没办法用,之所以说过剩是相对于本地消纳能力而言,资源丰富的地区,发电量多,但本地用电量少。远距离输送对电网的影响又比较大。因为风能太阳能发电不稳定,忽高忽低,在很多时候为了保证电网安全运行,会出现“弃风”的现象。其实,我国的风能太阳能开发总量还是远远不够的,只要我们解决了电网的承载能力,新能源发电的前景还是非常广阔的。

  气候决策服务国计民生 气象部门一直在努力

  主持人:看来,我们对气候资源的研究,也对政府的决策发挥着重要影响和作用。请艾首席给我们介绍一下,在决策服务上,气象部门通常会给决策者提供哪些方面的参考?

  艾婉秀:我国非常重视气候决策服务,每年我们的决策服务有多份资料都得到中央领导的批示和肯定。

  举几个例子,在决策服务上,气象部门会根据天气气候趋势预报预测,有针对性地给出建议,例如,针对今年春运期间的气候预测,给出如黑龙江、吉林等地可能出现阶段性强降温、降雪天气,由于气温偏低,不利于冰雪消融,将对公众日常出行和交通运输造成不利影响;黄淮南部、江淮、江汉东部、江南降水偏多,降雨天气可能影响当地春运,需提前做好防范准备;对于其他风干物燥的地方,我们也要给出需要防范火灾这样的建议。

  今年流行一个词“APEC蓝”,对于重大社会活动,我们也会给出一些建议。针对北京APEC期间气候条件分析及趋势预测,由于出现雾霾天气的风险高,首先,我们的建议是进一步完善应对雾霾天气应急预案,以改善会议期间的空气质量。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在会议期间,北京出现了纯粹的阴天,这说明空气是相对干净的,即便没有太阳,也不是雾霾天。

  另外,针对观测到气候异常的分析,在领导制定应对政策时给出关注和建议。这类服务主要涉及气候变化方面,比如2014年全球气温创历史新高,我国平均气温为1961年以来第6高值年,其中北京是1900年有完整气象记录以来最暖的一年。对近年来我国气候状况分析表明,我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呈多发重发的趋势。例如,极端高温事件增加,对人体健康和能源影响加重;强降水事件增多,对城市运行、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构成威胁;区域性和阶段性干旱增多,江河湖库水位下降,农作物受旱面积增大;登陆我国的台风偏多偏强,经济损失加大;低温事件频繁,农业受灾面积扩大;气象条件不利于霾扩散,中东部地区霾天气日数增多。

  针对这样的监测和分析结果,我们建议在国家层面上,应更加重视应对极端天气气候事件能力建设,加强气象灾害风险管理和重大工程的气候可行性论证工作,认真组织做好防灾减灾的科普宣传工作,以减少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影响。

  主持人:在气候服务方面,我国做了哪些工作?

  艾婉秀:我国的气候服务实际上已经由来已久了,到目前为止我们的气候信息已经提供到了很多部门,比如水利,农业,交通,旅游等部门我们都提供了信息和数据。从效益来看,气候服务在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建设方面是做出了比较大的贡献的。

  比如说气象部门要同水利、农业、林业等部门会定期地开展气候预测,把我们的气候信息、预测信息提供给他们,他们也把需求同我们交换,这就实现了一个比较明显的互动。每年三月底到四月初,我们会联合水利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北京大学等多家单位一起会商汛期的旱涝趋势以及可能产生的影响,信息提供给国家,提供给水利部门,这也是我们气候服务的一个方式。此外就是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我们通过气候服务,开展气候可行性论证,已经成为规避气候风险的一个重要的手段,比如说三峡工程,青藏铁路,还有南水北调工程等的服务。

  当好气候资源开发的勘探员、侦查兵和保驾护航者

  主持人:刚刚说了气象部门在决策服务中起到的作用,接下来,请申老师具体从气候资源这方面,来谈一谈气象部门在气候资源的开发中扮演什么角色,提供什么服务?

  申彦波:我们扮演的角色可以用三个词来形象的表示:勘探员、侦查兵和保驾护航者。

  勘探员实际上就是找资源的意思,我们基于气象观测数据、气象卫星等,把全国的风能太阳能进行一个评估,找到资源条件好的地方。从资源条件这一块,我们扮演勘探员的角色。

  具体电站的选址,也就是具体一个地方是不是适合建风电或太阳能电站,气象部门是要做一些服务工作的。比如一个光伏电站,如果周边有山的话,要建在背光面还是迎光面,再比如风电场在地形复杂的地方应该建在山脊上等等,诸如此类的一些问题,我们气象部门发挥“侦察兵”的作用。

  还有一个是保驾护航者,一个风电场或太阳能发电站建成以后,发电是不稳定的。我们要给它提供一个未来3到7天的预报。还有一个是预警服务,比如超强台风“威马逊”袭击我国的时候,有些风电场的风机直接被吹倒,这就属于灾害性天气,我们会提供一个预警服务。这种建成后的预报预警服务,我们称为“保驾护航”。

  总而言之,我们的服务贯穿了风能太阳能开发利用的全过程。从风电场和太阳能光伏电站一开始的宏观规划到微观的选址,建设过程中的一些参数的设置、建成后的预报和预警的服务,我们都可以从科技的角度提供一些支撑。

  主持人:请您展望一下,未来我国气候资源开发利用的趋势。

  申彦波:总体来说是一个非常乐观的趋势,其实从过去十年的一个发展来说,这两种资源,我们国家的开发利用的一个情况,它总体的容量,基本上都是年年翻番的水平,年增长超过100%。

  我国提出,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的比例要占到15%,目前只有不到10%,从要完成这15%的目标来看,风能太阳能在这里面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增长点,5%的空间有很大一部分要靠风能太阳能这一块的开发利用来完成。未来几年,国家总体政策对开发风能、太阳能是支持的。最近十年二十几年,增长比例也会保持在一个高位。

  应对气候变化需要共同努力

  主持人:最后请两位专家结合自己的体验共同谈一下,作为普通公众,我们可以在应对气候变化上采取怎样的行动?

  艾婉秀:我觉得可以采取三个方面的行动,首先了解灾害,丰富知识,加深了解一些气候灾害、气象灾害。第二个就是要积极参与,增强意识,积极参加防灾减灾活动,第三个方面我觉的要积极锻炼身体,提高自救的能力。提高自救能力,也是减轻灾害损失的一个比较好的方式。

  此外我们还可以参加社会活动,就像低碳日,可以积极参加一些低碳出行,购买低碳产品的这些活动,树立节能节俭节约的工作生活和消费理念,并把这些理念落实到行动上。

  申彦波:我觉得作为公众,在气候资源这个领域,也可以积极参与进来,尤其是在太阳能领域,实际上我们可以做的事情有很多,比如我们过去常见的太阳能热水器。现在光伏发电的技术越来越成熟,在屋顶上放几块光伏电池的组就可以发电,基本上能够解决一家一户的用电的问题,全国有这么多的家庭,如果其中有10%或者多少来用了这块的话,聚沙成塔的话应该会是很不得了的事。

  主持人:好的,谢谢两位专家的精彩介绍,今天的访谈到此结束。

作者: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天气网”。
收藏此页】 【打印

相关新闻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帮助- 人员招聘- 客服中心- 版权声明- 网站律师- 网站地图- 商务合作- 广告服务- 手机版

    客服邮箱:service@weather.com.cn 广告服务:010-58991910
    Copyright©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2008-2024)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制作维护: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内蒙古气象局
    郑重声明:中国天气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证010385-2号 京公网安备11041400134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5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