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打印 中国天气首页 生活 旅游 繁體中文
中国天气网>内蒙古 > 首页

远离灾害:让中国成为一片静土

【字体:   2017-05-11 15:15:50   来源: 中国天气网  

  灾害带来的伤痛正在远离北川,废墟中开出小花(来源:新华网)

  2008年5月12日14点28分,近半个中国感觉到了震动。

  在以汶川为中心的这场灾难里,8万多人遇难或失踪,3万多人受伤,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到8451亿元。

  9个多月后,国家减灾委、民政部宣布,将每年的5月12日定为全国“防灾减灾日”

  中国决心不让这样的灾难发生第二次。

  民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将这样一个日子设为我国的“防灾减灾日”,是要提醒国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更加重视防灾减灾,努力减少灾害损失。

  作为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中国的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在全球气候变化和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近年来,我国自然灾害损失不断增加,重大自然灾害乃至巨灾时有发生,我国面临的自然灾害形势严峻复杂,灾害风险进一步加剧。

  正因为中国经历了灾难发生后的苦痛,同时也见证了一个国家的民众的集体力量,才设立了“防灾减灾日”,意在通过这样的主题日,进一步唤起社会各界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关注,增强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普及推广全民防灾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提高各级综合减灾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自然灾害的损失。

  不仅仅只有中国在这么做,早在1989年,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就将每年10月的第二个星期三确定为“国际减灾日”,旨在唤起国际社会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视,敦促各国政府把减轻自然灾害列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同时,世界上许多国家也都设立本国的防灾减灾主题日,有针对性地推进本国的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工作。如日本将每年的9月1日定为“防灾日”,8月30日到9月5日定为“防灾周”;韩国政府自1994年起将每年的5月25日定为“防灾日”;印度洋海啸以后,泰国和马来西亚将每年的12月26日确定为“国家防灾日”;2005年10月8日,巴基斯坦发生7.6级地震后,巴基斯坦政府将每年10月8日定为“地震纪念日”等。

  今年5月12日是中国首个“防灾减灾日”。国家减灾委决定2009年4月底至5月中旬在全国集中开展“防灾减灾日”宣传教育活动,其中5月6日至13日为“防灾减灾日”宣传周。

  全国各地、各部门的主题日宣传教育活动主要围绕着中小学防灾减灾专题活动、各类防灾减灾教育活动、形式多样的防灾减灾演练和“防灾减灾日”集中宣传活动来展开。

  民政部有关负责人说:“教育一个孩子,将影响一个家庭,因此开展学校防灾减灾教育意义重大”。在全国中小学开展的防灾减灾专题宣传教育活动,可以提高学生防灾减灾意识和避灾自救技能,进一步推动学校防灾减灾教育的普及。

  在防灾减灾的系列活动中,演练是提高综合应急能力和实战水平必不可少的方式。为了实现完善预案、锻炼队伍、提高技能、增强意识的目标,“防灾减灾日”期间,国家减灾委联合有关部门,在北京举办社区防灾减灾综合演练。演练内容包括紧急救援、转移安置、医疗救护、防灾减灾知识普及等。演练主要请社区居民参与,专业部门配合。

  为了保证宣传活动取得良好效果,各地成立了领导小组,制定活动方案,统一部署主题日期间开展的各项活动,在5月12日前后将“防灾减灾日”活动推向高潮。并广泛发动机关、行业企事业单位、学校和社会团体积极参与,使“防灾减灾日”活动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事业单位、进社区、进家庭。

  但据民政部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我国的防灾减灾工作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我国的防灾减灾法律法规体系、地方各级减灾综合协调机制以及灾害的监测体系和风险防范等方面还有大量工作要做。

  针对这些薄弱环节,民政部有关负责人认为需要进一步健全灾害管理工作的法律法规体系,有计划、分步骤地实施重大减灾工程建设,加快各级减灾体系建设,健全各级减灾综合协调机制,尽快构建国家减灾救灾信息共享平台,提高全民减灾意识,逐步培养一支高效率的专业队伍,并积极拓展和加强国际合作。

  这些工作已经在一步步地开展中。

  让中国成为一片远离灾害的静土,虽然只是一种天真而浪漫的理想,但对于安宁与和谐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确应通过所有人的共同努力来实现。全民防灾减灾,这就是设立这个主题日的意义所在。

编辑: 陈慧茹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天气网”。
收藏此页】 【打印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帮助- 人员招聘- 客服中心- 版权声明- 网站律师- 网站地图- 商务合作- 广告服务- 手机版

客服邮箱:service@weather.com.cn 广告服务:010-58991910
Copyright©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2008-2024)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制作维护: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内蒙古气象局
郑重声明:中国天气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证010385-2号 京公网安备11041400134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5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