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打印 中国天气首页 生活 旅游 繁體中文
中国天气网>内蒙古 > 首页

1975年我在珠峰观天象 ——记中国珠穆朗玛登山队气象保障人员 王澄

【字体:   2019-10-02 10:17:07   来源: 中国天气网内蒙古站

 1975年我在珠峰观天象(三)

                         王澄与队友们在一起。前排右三为王澄。(照片由王澄提供)

      一种高度

  自从邬宗岳同志牺牲后,大本营一度笼罩在沉闷而忧伤的氛围中,今春还能不能有登顶的好天气出现,我们气象组心中也没谱。因为雨季就要来临,就这样带着失望情绪打道回府的念头在每一位同志的心头萦绕。当党中央领导知道大本营士气不高、弹尽粮绝的情况后,当时主持军委工作的叶剑英元帅立即派出两架军用飞机,从北京出发,把当时全北京仅有的800斤西红柿和其他新鲜蔬菜、食品直接运抵西藏日喀则机场,再用卡车送到我们的大本营。西藏军区文工团也赶到大本营慰问演出,大家顿时被打入了一剂强心剂,又重新燃起继续战斗的热情。

  最终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在多部门的协助配合下,登顶的好日子还是出现了。我们气象组的几位预报员抓紧时间,认真分析气象资料,认为5月25~29日有一次登顶好天气时段,这很可能是今春最后一次攀登顶峰的机会,大本营全体人员立即投入到了紧张而满怀希望的准备工作中去。登山队根据我们气象组的天气预报,提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于5月17日离开大本营,向珠峰顶峰前进,一路上都是较利于登山的小风天气,我们气象组很是欣慰。

  经过几天的艰难跋涉,终于在5月27日下午2时30分,中国登山队索南罗布、潘多、候生福等9名队员站到了世界之巅,并相继完成了一系列科考任务,最终测得珠峰的标准身高为8848.13米。这是中国高度,也是世界的高度,是我们一代代的登山人用生命的极限刷新的一项世界纪录。

  我们作为后方保障人员虽然没有亲身站到顶峰之上,但是我们心中的喜悦之情丝毫也没有减少。我们通过望远镜时时关注着山顶上的动向,大家轮流在望远镜前驻足,眺望那座高高的山峰和山峰上一小排红色的身影缓缓移动,往日里紧张繁忙的大本营这时却异常安静,人们聚集在报话机旁,屏息静听……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大家依然耐心等待着,突然登顶队员侯生福通过无线报话机向大本营报告说:“我们九个同志已经胜利地登上了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请党委向毛主席、党中央和全国人民报告喜讯!”消息传到大本营,整个大本营都沸腾了,山上和山下几乎同时爆发出一阵阵热烈的欢呼声,大家欢呼雀跃着,特别是我们气象保障组,这99天来的压力和质疑都一扫而光,我们所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在珠峰顶上工作了一个多小时后,登顶队员于15时40分整理好行装,开始下撤,踏上归途,迎接他们的不仅有荣誉还有下一个更严峻的挑战。(注:我们气象分队的教练王洪宝同志在1979年10月再次攀登珠穆朗玛峰的过程中牺牲。)

  一项荣誉

  登顶成功后,大本营便开始整备撤离事宜,我们怀着轻松喜悦的心情,有序打点好各自的行装,分批撤离。先从拉萨乘飞机到了成都,在成都的一处宾馆里安顿下来,中央已经妥善安排,让当地为我们多准备蔬菜和水果,以补充各种维生素。宾馆的工作人员对登山下来的英雄照顾的十分周到,一进宾馆的房间就看见桌子上摆放着一大盘水蜜桃,青红相接,煞是诱人,作为北方人的我还没见过这么水灵的桃子,把桃子放在搪瓷缸子里,用热水浇下去,桃子的皮自动脱落,蜜汁香甜,这是我平生吃过的最好吃的水蜜桃,那种甜蜜的滋味至今难忘。

  经过三个多月的高原生活,我们每个人都晒伤了,皮肤黑的像焦炭,特别是裸露在外的脸和手等部位,开始红肿脱皮,痛痒难耐,养了两三个月后新皮才长出,人也恢复了原貌,身体也都壮实了不少。恶劣的气候和艰苦的生活过滤了柔软的表面,留下了坚强的内心和坚硬的骨骼,我们仿佛得到了一次重生。修整几天后我们便乘坐火车来到北京等待召开庆功大会。让我没想到的是,这次庆功大会如此隆重,不但国家的主要领导人悉数出席,时任副总理的邓小平同志还一一与我们每一位同志握手,当时小平同志已经71岁了,但他的手是那么温暖有力,让我们每位同志心里都暖洋洋的。

  后来我们继续在北京怀柔疗养了三个月,1975年8月底便回到各自单位开始新的工作了。这次登顶成功后,气象分队荣获集体三等功,我个人也得到了国家体委的通报嘉奖。在登顶的荣耀之下,珠峰也见证了那一代攀登者的使命和牺牲。时隔44年,这些发黄的证书已经落满了灰尘,但回首往昔,那些光辉的过去不曾蒙尘,那座山、那代人、那些生死与共的日子仍在闪闪发亮。无论多艰苦,在我的记忆里,仿佛只剩下甘甜的味道,还有就是那些风雨同舟,生死与共的情谊历久弥新。

1975年我在珠峰观天象(三)

                  王澄与队友们的合影留念。左一为王澄。(照片由王澄提供)

         一生记忆

  今天,登山对于很多人只是充满勇气和英雄浪漫主义的冒险。但在当时,我们是举全国之力才获得成功的,这次登顶早已超出了单纯体育运动的范畴,更像是在极度落后、条件又极度艰苦的情况下,展示出国家实力的行动。当时的我,20岁,正是最富好奇心和美梦的年龄,那时眼睛所看到的,耳朵所听到的,都挥之不去,存于心中久久不能忘怀。那时的我希望我们的祖国有一天能够真正强大起来,那种迫切的心情,至今想来仍然令我怦然心动,这是一种国家记忆,也是我一生的记忆。

  虽然这些旧事中有许多意识和说法已经被时代的车轮远远地抛在后面,但我仍然珍惜它们。而每次回首往事时,总能真切地看到我独自站在珠峰脚下的荒野中,努力而细心地记录每一个气象数据,遥远地眺望那座高山,企图认识并发现珠峰的神圣和美感,同时体会成长中的自己收获的点点滴滴……在离开珠峰后的漫长时日里,珠峰带给我的有一点一滴贯穿我生命过程中的那种逐渐成长、逐渐懂得、逐渐敬畏的谦卑感,也许这正是珠峰带给我的启示吧,也是我全部生活的根基和凭靠吧。这让我觉得踏实,让我觉得自己的生活才刚刚开始。(完)(内蒙古气象局退休干部 王澄 口述  郭敏 整理)


编辑: 郭敏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天气网”。
收藏此页】 【打印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帮助- 人员招聘- 客服中心- 版权声明- 网站律师- 网站地图- 商务合作- 广告服务- 手机版

客服邮箱:service@weather.com.cn 广告服务:010-58991910
Copyright©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2008-2024)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制作维护: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内蒙古气象局
郑重声明:中国天气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证010385-2号 京公网安备11041400134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50053